首页
时间:2025-05-29 15:49:43 作者:学习时节|“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浏览量:989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5年5月26日至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让我们一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共同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统筹:李琳 杨格
策划:吴潜之
设计:曹雅琴
校对:陈学德
聚焦“世界屋脊”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8月1日启动,持续开展一个月圆满完成。作为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试验备受关注。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黄东升在致辞时说,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河南省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此次活动为新契机、新起点,支持周口市保护传承伏羲文化、赓续弘扬中华文脉,让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全面叛乱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彻底解放西藏人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平息叛乱。1959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5月31日,中央批复西藏工委《关于当前在平叛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决定》,按照“边平边改”的原则开始分阶段、有步骤地实行改革。从此,雪域高原日月换新天。
广州9月27日电 (记者 许青青)随着“认房不认贷”、多区优化住房限购条件等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广州市二手住宅市场情绪有所修复,购买力得到一定释放,驱动全市二手住宅网签宗数环比继续增长。
“朔尔茨总理与德国经理人一起前往中国,以拯救我们的经济”,德国《图片报》14日称,朔尔茨将在中国停留3天,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外访天数最多的一次。此次总理之行是关于德国的未来、经济、就业和增长。陪同他登上政府专机的是大众、梅赛德斯、宝马、巴斯夫、蒂森克虏伯和西门子等德国最重要的企业老板,还有默克、DHL、蔡司等知名企业CEO。这份乘客名单显示,德国企业的管理者和政府都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不行。拥有14亿多人口的远东大国中国,对于德国疲软的出口经济不可或缺。中德去年贸易额达2530亿欧元,中国是德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伙伴。“政府和一些企业喜欢谈论希望减少对一个国家的过度依赖。 但事实是: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升至新高。”
俄罗斯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总裁多布罗杰耶夫在致辞时表示,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通过57种语言面向受众进行信息传播,展示了俄罗斯这样地域广袤、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可以在统一中保有多样性的文化模式。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也正是基于此,通过平等原则和多元价值凝聚在一起,共同追求构建更加公正、繁荣的世界。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地缘政治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媒体责任重大,应更全面地报道重要话题,起到架设桥梁、凝聚人心的作用。近年来,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这让我们相信,金砖国家媒体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鉴于当前叙利亚的安全局势,中国驻叙利亚使馆已发布安全提醒,建议中国公民暂勿前往叙利亚,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应急准备,搭乘商业航班或通过陆路口岸尽快回国或离境。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与中国驻叙利亚使馆联系寻求帮助。我们将为转移避险及其他有需要的中国公民全力提供协助。(完)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加大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着力扩大就业,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珠海11月10日电 (记者 邓媛雯)第七届无人系统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大会,10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53个低空经济产业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达150亿元人民币。
甘孜藏族自治州疾控中心主任段勇军表示,长期以来,甘孜州在采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中间宿主防控与病人规范查治相结合”综合防治策略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综合防治体系。自2016年起,甘孜州实施了两轮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行动。目前,包虫病人群患病率由2012年1.72%下降至2023年的0.82%。此外,健康观念得到根本转变,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人的包虫病防治意识显著提升。
05-29